首页 > 了解中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创新成就
2018-12-05 22:24

4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中国科技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本文将从科研投入、科技产出、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科技投入

(一)研发人员总量

2017年,全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621.4万人,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为403.4万人年,是1991年的6倍,1992-2017年年均增长7.1%。

(二)研发经费投入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达17606亿元,是1991年的123倍,1992-2017年年均增幅达到20.3%,超过同时期GDP年均增速(现价)5.3个百分点,为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国家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屡创新高,2002年首次突破1%;2014年又迈上2%新台阶,达到2.02%;2017年提升至2.13%,整体上已超过欧盟15国[1]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四)科技计划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在基础科学研究(973计划)、高技术研究(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顺利实施一系列发展计划,建立了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平台,推动科技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不断增加的科技投入使科研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形成了包括大科学装置和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数据库文献库、行业技术平台、企业技术中心等较完备的科研条件。截至2017年底,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50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1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76家,科研硬件设施得到持续改善。

二、科技产出

(一)科学论文成果丰硕

2016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科技论文49.4万篇,是1990年的5.5倍;国外三大检索工具《科学论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分别收录中国科研论文32.4万篇、22.7万篇和8.6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

(二)专利实现量质齐升

2017年,中国专利申请数为369.8万件,是1991年的74倍,1992-2017年年均增长18.0%;中国专利授权数为183.6万件,是1991年的75倍,年均增长18.1%。在专利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专利质量也得到同步提升。以最能体现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为例,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38.2万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为37.4%,比1991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平均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境内发明专利申请70件,比1991年提高19件,专利产出效率得到提高。

(三)知识产权

截至2017年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当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中国受理商标注册申请574.8万件,注册量居世界第一;著作权年登记量突破274.8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到200.2万件和74.5万件。国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先后出台《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保护机制,加强执法力度。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设立3个知识产权法院和一批知识产权法庭,建立了19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76个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到持续提高。

(四)高技术领域成就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的支持下,中国高技术领域硕果频传。 

(五)基础研究

中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17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为975.5亿元,是1995年的54倍,1996-2017年年均增长19.9%。

三、创新体系建设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

2017年,中国日均新增企业1.7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日均新增5.3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16.6%。截至2017年底,全国拥有各类市场主体9815万户,中国新三板、创业板企业分别达到11630家和690家,独角兽企业164家,越来越多的创客、创新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  

  (二)产学研合作明显加强

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的20.1万家企业中,将高等学校作为合作对象的企业占20.3%,将研究机构作为合作对象的企业占12.1%。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外部研发经费支出合计为342.6亿元,比2012年增长35.7%。

(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

截至2017年底,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达5739家,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逾4700家,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活跃了技术市场交易,极大促进了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化。2017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36.8万项,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方面,成交总金额达13424亿元,是1991年的142倍,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65万元,是1991年的80倍。

(四)区域创新梯次联动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建设不断加强,高新区数量已由1990年的27个发展到2017年的168个。

四、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增强

(一)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服务

中国在质检、气象、地震、海洋和测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不断完善,水平逐渐提高。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35000个;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01个,已累计完成对140250个企业的产品认证。2016年,中央气象台和省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8551次,警报6069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668个,区域地震台网32个;共有海洋观测站(点)124个;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513种;全国共有各类科技馆近600个,每年为5000余万人次提供科普服务。

(二)科技创新保障重大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举国盛事。科技创新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质量效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先导作用,在应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应急救灾、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据测算,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从2005年的43.2%提升至2017年的57.5%,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稳步推进。

(三)科技创新推动对外交往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科技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目前与中国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国家达158个,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112个。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启动,使各个领域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外溢成为常态,科技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

(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5.8%,年均增长9.3%,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为3183亿元,比2012年增长83.6%,年均增长12.9%,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是工业平均水平的1.9倍。 

注:[1]欧盟15国: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

 

本文摘自《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成就报告》,图片摘自《望》2018年第24期

推荐给朋友 
     打印